现在的老师品味变了?

标签:无

没想到这样的论文都给了我罕见的优,kaka=。=

中华文化对我的影响


我向来就对祖国的文化无甚好感,而这个“向来”似乎可以追溯到小学了。因为这样一个悠久的历史原因,所以我对中华文化的偏见可谓是根深蒂固的了。

现在想来也很奇怪,为何在我认识的人中,和我持相同看法的人多如牛毛。所以习惯了,也就不觉得自己另类了;反而那些鼓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,却被我们视为异端邪说了。

尽管奇怪,但万物都是事出有因的。在我所剩无几的记忆中,依稀还记得小学时被迫背诵古文的日子。想必全国各地直至现在,仍有千千万万后来人在享受着我当年经历过的“酷刑”。当时的我,根本不可能对这样的古文产生好感;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,没可能还去感谢日军当时没杀自己一样。再到后来,经历了5年历史课和政治课的双重折磨,好不容易逃出升天了;那时的自己,就像“阶级斗争、苦大仇深”的农民阶级终于翻身做主了。在我眼中,中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,最大的贡献就是培育出一大批受苦受难的被剥削阶级。

尽管偏激,但这就是当时我和我的大多数同学的想法。毫无疑问,这样的教育不是成功的——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。尽管这很大程度上和我国打着“素质教育”旗号的应试教育有关;但在我看来,即使学生真正被素质教育了,这种情况也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善。

在我所学过的语文课文中,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我印象最深的了。他的文章历来是各学期的重点,考试的重点,也自然是老师讲解的重点。然而这并非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原因,我只是很单纯地喜欢他的文笔罢了。处于青春期的我们,最喜欢的就是忿忿不平——似乎那时的我们,都对眼中这个黑暗的社会有着无限的痛恨。而鲁迅先生的文章正合我胃口;于是有事没事就仿照他老人家到处抨击一番,成了我当时最喜欢的消遣。只是编写教材的人可能对心理学没啥研究,完全不考虑那个年龄阶段我们的心理状况。他们美其名曰“爱国主义教育”的课文,就这样被我们用来蒙蔽自己的心灵了。时至今日,每当中国在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小事件,都有一大批自以为爱国的“愤青”到处发表强烈抗议,这多少和鲁迅先生有些许关系。

在世界各国中,可能就只有我国盛产这种愤世嫉俗之人了。我实在想不通,那些所谓爱国的人士,平时天天抨击自己的祖国,为何一旦祖国利益受到损害,就立马不约而同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倒戈相向了。大概是素来就把抗议当成了习惯,好不容易抓到个举国愤慨的事件,更要强烈表明自己抗议的立场了。

在我的眼中,中国人正如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,是有劣根性的。然而他老人家的本意是让国人反省自己;而在我看来,大多数中国人在读了他的著作后,批评得最少的就是自己了。所以我没有责怪他老人家的意思;相反,正如前面所说,我很喜欢他的文笔。我知道我也没有责备他人的权利,因为我本人也是如此这般的。

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开篇,可见我直到现在还是不能融入学习了9年的八股之流的文体。那自然是我的个性所至,同时我也很高兴这样的文字有人能看得下去。我希望这是因为你读懂了我的文字,因此也猜到了接下来笔锋将逆转。

我对中华文化的喜爱,起初主要是源于汉字。先是从鲁迅先生那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思想隐藏于字里行间,丰富文章的内涵,增加文字的深度;后又从郑渊洁、韩寒等人那领悟到如何通过组合汉字,赋予文字前所未有的创意,扩充文字的广度。当自己对汉字了解得越多时,这份喜爱就越欲罢不能了。偶尔写写小说和散文,成为当时我被迫呕心沥血写完作文后,对自己最好的奖励。

因为喜爱,所以投入;因为投入,所以用心;因为用心,所以动情;因为动情,所以成文。我历来是很随性的人,不合心意的文题,从来不会用心去写——那只能用笔写。很庆幸,高考时我心情不错;于是侥幸写了篇3年来唯一让自己感动了的作文,也就因此能在此完成这篇论文了。

再到后来,我又陆续粗略地学习了5门外语,发现还是中文的表达方式最为惬意。我不喜欢被束缚,而当我发觉汉字是最无法束缚自己的事物之后,我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它牢牢拴住了——这正是汉字的精妙所在。人总是很容易被喜爱的事物牵绊,而且大多都是无法查觉且又心甘情愿的。这让我想到了爱情,于是忍不住继续跑下题。

古往今来,不少文人骚客都歌颂过爱情。鉴于我饱受摧残的记忆力,我也就只能记得有“不少”了;至于究竟有谁,那与我的记忆是无关的了。和大多数我的朋友一样,我也曾为爱情受过伤、流过泪。纵使现在一切都早已时过境迁,爱恨情仇都已然烟消云散,但那的确是一生中最灿烂的回忆。正如我前面所说,动情所以成文:因为历经过几次刻骨铭心的爱情,所以我才有了写作的欲望。

我一直都认为写作是为了自己,这很符合我认为自己“自私”这个自我评价。我向来喜欢在郁闷时,靠写作来排遣抑郁心中的情感——虽说单纯,但这确实就是我一贯的写作动机。只是偶尔也只是为了别人,比如帮朋友写情书之类的。值得庆幸的是,这促成了前几天的一对新婚夫妇,也算是功德无量了。只是自己的爱情却还遥遥无期。

曾经也很用心地为自己追求过爱情,可无奈最后只能如诗中所述一样:

我欲举杯御风饮,

爱渐入梦不愿醒。

晓风残月皆无情,

丹霞坠日更碎心。

除了偶尔兴起而作的打油诗外,这是我唯一用心写过的诗了。晓丹,这首诗中的女主角,一个记忆中曾经最熟悉的名字,就如这首诗一样,已经渐行渐远了。只是直至现在,却仍不能像其他的事物一样,被我轻易遗忘。

很庆幸在我继续伤感前,发现又完成了三分之一,于是也不好意思再走题了。

的确,玩弄文字对我的影响很大;然而真正改变我的,却并非文字。由于我颇爱读书,且种类很杂,难免深受所谓的“坏书”影响。所以一直以来,我的思想都是很阴暗的。于是理所当然的,我头顶的天空永远是灰暗的,我脚下的道路永远是崎岖的,我身边的麻烦永远是不断的,我前方的目标永远是迷茫的。

心倦了,所以身亦累了;偶然来到《中华文化》的课堂放松疲惫的身心,却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观。我从来不曾想象过,在我眼中原本腐朽不堪的中国,事实上却是如此美好。那些被我不屑一顾的中国历史,原来诞生过如此多的圣贤和英雄;那些被我视为闭塞落后的中华文化,原来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;那些被我嗤之以鼻的国人的思想,时至今日却仍有很多发达国家的各界人士在学习和研究。我突然发现,原来不是身边的一切不好,而仅仅是无知的自己被蒙蔽了双眼罢了。

不错,正如前面所说的一样:我们都太过习惯于指责身边的不好,却丧失了发现自己错误的能力。冷静下来,擦亮双眼,敞开心胸,恍然发现世间的一切都在对我微笑。那晚,我过得很开心,就像一个新生儿发现了身边这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一样。

于是接下来的几周,无论时间多么仓促,我都会来到水上报告庭,倾听着不同的老师,享受着不同的演讲。尽管有时因为迟到而未能签到,但我仍然会在那心平气和地听着;因为此时的我,早已知道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。所以我仍然可以如此肆意地写着自己的论文,大不了,明年再来享受一次。

正是因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,我才更用心地享受着生活。于是懂得了如何用心体验诗歌的意境,懂得了佛、道、儒几千年来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影响,懂得了科举制如何影响了中外文化,懂得了八股文究竟所谓何物,懂得了项羽誓死不渡乌江的豪迈,懂得了司马迁甘愿遭受宫刑以完成《史记》的历史责任感……更重要的是,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。

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完美的,所谓的劣根性,其实各个民族都是存在的。如果只是偏激地认为祖国不好,巴不得逃到外星球去,那不过是懦夫罢了。现在的我,懂得了欣赏和珍惜身边的美好,也懂得了感谢。

我不会再像当初一样,为了每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不休。如果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,我会感谢身边的一切,因为它一直都在尽力变得更为美好。

感谢中华文化,它让我的世界,展现出它应有的美好!

0条评论 你不来一发么↓

    想说点什么呢?